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2025国庆机器人租赁热潮:需求提前爆满,行业如何逆势增长?

时间:2025-09-28 18:05:53 来源:电商在线 作者:电商在线

2025年的人形机器人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自春节晚会上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后,它们迅速成为各类活动的焦点。从商场开业到品牌年会,从科技峰会到校园活动,人形机器人的身影无处不在。在租赁市场的巅峰时期,一台人形机器人单日租金高达2万元,成为当之无愧的“流量明星”。



这股热潮从春节持续至五一,租赁公司的咨询电话络绎不绝,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然而,市场的变化远超预期。随着大量散户涌入,赛道迅速拥挤,价格战随之而来。宇树最新款人形机器人日租价格从2万元腰斩至5000-6000元,初代仅能挥手、鞠躬的机器人已无人问津,取而代之的是能跳舞、会对话的升级版。

在闲鱼平台上,“机器人租赁”关键词下的报价印证了这一趋势。宇树G1人形机器人单日租金多在1000-4000元之间,部分链接显示降价超50%,机器狗单日租金也降至300元左右。短短一年间,市场完成了从爆火到降温的全过程。

然而,在行业整体降温的背景下,机械星球的机器人租赁业务却逆势增长。早在8月,其国庆档期的机器人和机器狗设备已被预定一空。临近国庆,官网、小程序和闲鱼等平台的咨询量持续翻倍,日均咨询量近百条,且多为国庆中秋前后的活动需求。

市场退温,需求仍在

机械星球副总裁陈孟斌回忆,今年春节后的租赁市场是他从业4年来最疯狂的时期。宇树机器人在春晚亮相后,咨询电话、小程序留言、闲鱼私信和社交账号评论如潮水般涌来。需求五花八门:有人询问机器人能否照顾老人小孩,有大学教授想用于课程研究,还有学校希望在开学典礼上引入机器人表演。

事实上,陈孟斌团队早在2024年就开始关注机器人产品。春晚结束后,他迅速组建团队,采购设备,并在自有平台“机械星球”上线机器人租赁业务。当时,机器狗采购价约1万元/台,而人形机器人价格已飙升至十几万元/台,且需排队等待交付。

初期业务需求简单粗放,客户多租用一两台机器人用于商场开业、公司年会或品牌发布会,核心诉求是“博眼球”。例如,一位奶爸租用机器人带娃的视频在互联网上获得过万点赞,甚至引发官方二创。



这一阶段,租赁业务利润丰厚。陈孟斌透露,行情最好时,一台机器人配一名操作员,单日租金达1.5万-2万元。嗅觉灵敏的散户也纷纷涌入,投资十几万元购买机器人开展租赁业务。例如,小廖年初在闲鱼挂出一台机器狗,首日即有十几人询价,前两个月供不应求。赚到钱后,他趁热追加投资,购买多台机器狗专营租赁。

但随着市场供给增加,价格战不可避免。为了抢夺订单,租金从早期的一天2万元左右跌至现在的6000元左右。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新鲜感逐渐消退,对机器人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单台机器人动作展示,到多台机器狗与人形机器人配合表演,再到语音互动和定制化舞蹈音乐方案,市场需求不断升级。



市场的风向在短短两三个月内逆转。价格腰斩的同时,要求却更高,租赁公司往往需要提供完整的活动方案。一大批跟风入局的散户发现生意难做,开始悄悄退场,挂牌处理设备。

相比之下,机械星球的租赁业务反而逆势向上,拓展至大型运动会、德国宝马展等更广阔的舞台。其展示的不仅是机器人,更是智能解决方案——如何在恶劣环境和危险情况下替代人类完成工作。

在陈孟斌看来,市场始终存在,只是消费者已从单纯的好奇转向更实际的需求。行业从“博眼球”进入“拼内功”阶段,需求也从短期租赁转向更稳定、更具功能性的长期合作。“更多的应用场景还在等待我们挖掘。”

更精细化的运营

陈孟斌很早就意识到,人形机器人租赁业务本质上不是纯粹的设备出租,而是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因此,团队在机器人租赁行业兴起之初,便通过抖音和视频号持续发布机器人表演、技术解析和客户案例等内容,全方位展现专业能力,最终利用闲鱼、官网等渠道承接流量。



2024年底,闲鱼上线“租赁模式”,实现押金、租金一键设置,交易环节更加便捷高效,激发了大量潜在租赁需求。“很多零散客户都是从闲鱼过来的。”陈孟斌说。团队年初启动账号运营,现已积累起一定影响力,内容资产沉淀带来持续且低成本的精准客源,甚至吸引到西藏和中国香港的客户。

技术团队也在持续推出新的表演动作、语音交互脚本,以及与其他智能硬件结合的新方案。同时,团队跑通了香港及海外多个地区的报关和运输流程。

更为关键的是,尽管订单不断,陈孟斌始终坚持轻资产运营。目前公司仅拥有2台人形机器人和6台机器狗。“生意的核心是资产回报周期,如果购买太多机器人压在仓库,成本高达几百万元,回报周期会特别长。设备不够可以找同行拆借,但如果设备太多而市场需求不足,就是实实在在的亏损。”



这套精细化运营流程,让机械星球在机器人租赁市场从狂热回归理性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壁垒。当其他公司还在为单个订单焦头烂额时,机械星球已将这门“风口上的生意”变成可持续运营、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业务。

从8月开始,机械星球各平台关于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的咨询量持续增加,大部分来自活动承包公司和品牌方,用于商场和展会活动。目前,其国庆档期设备已被预定一空,但官网、小程序和闲鱼等平台的咨询量仍在增长。

租金方面,根据租期、设备数量和型号不同,价格也有所差异。目前,宇树机器狗单日租赁价格在400-1500元之间,人形机器人则在5000-15000元之间,远低于上半年水平。



在理性和现实之间寻找生存之道

展会上表演的人形机器人,只是整个机器人市场的“冰山一角”。早在2023年,陈孟斌就带领团队开始研究基于挖掘机等设备开发的遥控驾驶工程智慧机器人。在他看来,解决安全生产难题和填补艰苦岗位劳动力缺口,才是机器人技术的核心命题。

2025年,团队已实现操作员在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的空调房里,通过高清显示屏和模拟驾驶舱手柄,远程操控价值数百万的挖掘机在矿山作业。今年上半年,这套系统亮相德国宝马展,与卡特彼勒、小松等国际巨头同台竞技。“实际效果确实是最好的,无论是稳定性还是操控体验。”陈孟斌自豪地说。



然而,技术领先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商业成功。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熟练的老师傅在矿山现场开挖掘机,两三分钟就能装满一车煤,而远程作业效率仅为人工的60%-70%。“对矿山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一台大型挖机一天正常可以产生几万元的收入,使用远程操作只能干原来的六七成,很多人是不愿意的。”陈孟斌说。

在资本看来,机器人是一个具备万亿级潜力的赛道,未来可能进入家庭和工厂,甚至重塑人类生活方式。但现实是,通向这个终极愿景的道路异常崎岖。无论是进工厂还是进家庭,都面临着短期内难以逾越的技术和成本障碍。



如今,资本的耐心也在消退。“前几年,投资人投的是科学家,看的是团队有多牛,是不是名校教授,有没有顶尖论文;去年,开始投企业家,团队光有科学家还不够,得有CEO,有商业化落地的能力;今年,投资人看得更直接,你的产品到底怎么样?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出货?”陈孟斌分析道。

显然,市场的检验已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苛。那些曾经靠炫酷实验室视频就能拿到融资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理论上来说,这个赛道肯定没问题,是未来的趋势。但最大的问题是周期会非常漫长。关键在于,你在这个过程中,能不能活下来,能不能具备造血的能力。”陈孟斌说。

即便是以租赁为主营业务的机械星球,也必须在技术积累与商业落地之间找到平衡。现下的机器人租赁业务,更像是企业在技术发展路上的务实路径——它是目前离钱最近的业务,能迅速产生现金流,具备自我造血能力,还能让团队保持对市场最前沿的体感和认知。

毕竟,在漫长的发展周期中,只有将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有机结合,才有可能真正穿越周期,等到万亿市场真正爆发的那一天。

猜你喜欢